省、市医保定点医院
首页
肠道疾病 > 肠息肉 >

山西肛泰肛肠医院:肠息肉的病因及分类?

来源:山西肛泰肛肠医院 时间:2019-06-25 11:02:19 浏览人次:

  凡是从肠黏膜表面突入肠腔的隆起性病变,在未确定病理性质之前统称为肠息肉,肠息肉是消化系统一种常见病、多发病,与肠癌的发生关系密切。因此,不少患者朋友在切下息肉后会紧张地问:“我的息肉时什么性质的啊,怎么样啊?”今天我们就来讨论这个问题。

  病因

  目前肠息肉的发病原因尚不明确,可能与生活习惯、长期腹泻、长期便秘、炎症性肠病及遗传等因素相关。

  分类

  肠息肉按组织学类型分为腺瘤性息肉、错构瘤性息肉、增生性息肉、炎症性息肉。

  01 腺瘤性息肉

  腺瘤性息肉较多见,分为管状腺瘤、绒毛状腺瘤及管状绒毛状腺瘤三种,隆起型、扁平型、凹陷型,可有蒂、亚蒂和无蒂。腺瘤性息肉被明确为癌前病变。息肉越大,绒毛成分越多,癌变率越高。

  02 错构瘤性息肉

  错构瘤性息肉一种或数种组织异常混合生长,表现为正常细胞过度生长和组织结构紊乱,具有非肿瘤性,但有肿瘤样增殖的特征。息肉体积较大,充血明显,多有蒂,表面糜烂,白苔附着,一般不会癌变。

  03 增生性息肉

  增生性息肉又称化生性息肉, 较小,直径大多<5 mm,全结肠分布,以直肠、乙状结肠多见,其发生随年龄的增大而增加。内镜下增生性息肉呈分叶状或结节状,形态不规则,有亚蒂或短粗蒂,基底部宽大,移动性差,表面粗糙不平,呈颗粒状,伴糜烂、出血。组织学表现为腺体延长,腺上皮增生向腔内突出形成细小、缺乏间质的小乳头。上皮细胞嗜酸性明显,散在杯状细胞。一般认为增生性息肉并非肿瘤性病变,但近年研究发现增生性息肉与结直肠癌的发生具有一定的相关性。

  04 炎症性息肉

  炎症性息肉,又称假性息肉或继发性息肉, 这种息肉体积小,无蒂或亚蒂,表面光滑,不分叶,颜色与周围黏膜相同,质软,一般不会癌变,组织学表现为纤维性肉芽组织。可见于溃疡性结肠炎、克罗恩病、肠阿米巴病、血吸虫病、嗜酸性肉芽肿等。
        山西肛泰肛肠医院专家提醒:看完这些内容,如果还没有解决你的疑问与困惑,可>>点击免费咨询,或在微信小程序搜索山西肛泰肛肠医院对您的疑问进行免费咨询。

发布时间:2019-06-25 11:02:19

本文地址:http://yhxzh.4838868.com/html/de_cdjb/de_cxr/2019/0625/132.html

分享到:
已有人 看完本文章后参与咨询
网络经济主体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