省、市医保定点医院
首页
肠道疾病 > 结肠炎 >

山西肛泰肛肠医院:腹泻、大便带血、粘液便?

来源:山西肛泰肛肠医院 时间:2022-05-14 09:26:18 浏览人次:
  出现大便次数多、糖稀、腹泻、甚至大便带血和黏液!这是怎么回事?消化科医生提醒:长期出现上述症状,你需警惕惹上了溃疡性结肠炎。

  什么是溃疡性结肠炎?

 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慢性疾病,本病治愈率低,易复发。其发病原因是肠道粘膜炎症,主要部位集中在结肠和直肠。最常发生于青壮年期,发病高峰年龄为20 ~49 岁。

  虽然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病原因尚无明确定论,但与情绪压力、饮食习惯密不可分。现在随着人们工作节奏加快、饮食模式的多元化,该病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。

  溃疡性结肠炎主要症状有(持续4-6周以上):

  ★腹泻:大便次数增多,轻症患者3-5次,重症可有5次以上;

  ★黏液便或脓血便:排出含有血、脓和黏液的粪便;

  ★腹痛:腹部绞痛,多发生在排便前,排便后疼痛缓解;

  ★其它症状:腹胀、食欲减退、恶心、呕吐等。

  溃疡性结肠炎易发生癌变

  医生还特别指出,溃疡性结肠炎易发生癌变,而且病程越长患癌几率越大,患者需格外重视。

  有实验证明,在患有溃疡性结肠炎的人群中结(直)肠癌的发病率是普通人群的2~6倍。而另一项研究显示,溃疡性结肠炎发病10年后发生癌变的概率是2%,之后每年癌变风险会增长0.5%~1%,到了溃疡性结肠炎发病20年、30年后,发生癌变的概率分别达到8%、18%。

山西肛泰肛肠医院:腹泻、大便带血、粘液便?

  “维持治疗+定期结肠镜检查”可降低癌变风险

  医生解释,溃疡性结肠炎之所以易癌变,是因为这种疾病的发病机制不明确,治疗起来比较困难,一旦病情控制不好很容易引起肠道感染,使患者免疫力下降,出现排便异常和饮食障碍,严重的就可能诱发结直肠癌。

  在治疗方面,溃疡性结肠炎分为发作期和缓解期,发作期需要对症治疗,缓解期所做的是维持性治疗。特别是处于缓解期的患者,不能因症状缓解而擅自减药或停药,只有患者做好维持治疗才能控制病情,从而降低癌变的风险。

  而且要想抑制炎症、降低癌变风险,除了药物来维持治疗外,还必须及时做好定期的结肠镜检查。由于结肠癌的临床表现较隐匿,即便有症状,也是出现腹泻、腹痛、黏液便血等,它与溃疡性结肠炎的症状并不能区别开来,所以只能通过及时的结肠镜检查,使医生尽早发现溃疡性结肠炎向结肠癌转变的一些状态,如不典型增生及结肠癌早期出现的细微病变等。

  医生提醒患者,当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发作期过后,病情得到控制时,进入维持治疗前,需要做一次结肠镜检查。发病10年以上的患者,要开始规律的结肠镜检查,特别是广泛性结肠炎患者,每2~3年要检查一次,随着病程的延长,超过15年的患者,1~2年就需要检查一次。

  山西肛泰肛肠医院提醒:看完这些内容,如果还没有解决你的疑问与困惑,可在微信公众号搜索【山西肛泰肛肠医院预约挂号中心】对您的疑问进行免费咨询。​​​​

发布时间:2022-05-14 09:26:18

本文地址:http://yhxzh.4838868.com/html/de_cdjb/de_jcy/2022/0514/2000.html

分享到:
已有人 看完本文章后参与咨询
网络经济主体信息